top of page

人文

一、 商行 +人物代表

1. 大千百貨

位於北市延平北路的大千百貨,在日治時期叫「亞細亞ホテル」,原是總督府專賣局的菸草倉庫。1927年拆除改建飯店大樓,採古典對稱型式,係水泥結構,中央山牆為尖山型,其上塑有勳章飾。

戰後1960年代,重新整修變成「大千百貨公司」。引進了台北第一座電動手扶梯(全台第一座是高雄的「大新百貨」)。

下載.jpg
2018-12-19_012509.png

​二、電影產業

2. 聯華食品

1951年由李國衡先生創設了「聯華貿易行」,經營穀類、豆類、海苔等南北貨國內外買賣,這也就是聯華食品公司的『起家厝』。聯華食品自有品牌包括可樂果、元本山海苔、萬歲牌堅果。

2018-12-19_012642.png

1. 大橋戲院

位於大橋頭的大橋戲院是庶民百姓欣賞戲劇的所在,歌仔戲演員常在大橋頭附近聚集,使得大橋戲院在民國50年代達到最高峰,是台灣地方戲曲競賽北區決賽場地;台北歌仔戲院逐漸式微,大橋戲院是台北最後一間歌仔戲院,於1968年拆除改建大樓,改建後的二三樓叫做金橋戲院,又改叫銀鄉戲院,然後變成電玩場、中醫診所。

2018-12-19_012836.png
2018-12-19_012821.png

2. 國泰戲院

日據時代稱為「太平館」,1954年更名為國泰戲院,內部像兩層樓的學校禮堂,1960-1980年電影風行的時代,國泰戲院是播放洋片的戲院,曾經一度播放台語片,到了1990年國泰戲院生意已經不如往常,轉型為二輪電影院,生意仍清淡,因此都不清場、不限制入場人數,買一張電影票就進去一整天,國泰還會到太平國小門口發送折價券,只要10元、20元就可以看兩部電影,2000年左右拆除改建大樓。(右上圖紅色大樓)

2018-12-19_013026.png

3.淡水戲館

淡水戲館興建的緣由是當時台北並沒有專門供傳統戲劇演出的劇院,上海、福州等地戲班多租借榮座、台北座等日人劇院。1906年,台灣人士提議「如許台北。無一戲館。實所遺憾。務須新建一大戲館。」

二層樓中國式建築的淡水戲館總建坪348坪,正面外觀為三層樓閣,最上層樓閣的山牆飾有兩條龍,整體壯麗堂皇。內部方面,觀眾席分樓上樓下。票價方面,頭等1元,二等50錢,三等20錢;開幕不到一個月,就有偽造入場券的事情發生。

淡水戲館是專演中國戲曲的劇院,以京、滬等地劇團為主,因建物規模不小,偶爾也做為公眾集會之用,比如1911年帝國在鄉軍人會台北支部創立大會,在此盛大舉行。

2018-12-19_013205.png

4. 永樂座

1924年由茶商陳天來投資興建,仿巴洛克式的建築富麗堂皇,樓高4層,外觀華麗,窗飾為四座藝術女神像雕塑,內部構造則走日本風,是當時臺北最先進的戲劇表演場地。打破「新舞台(淡水戲館)」獨占大稻埕地區戲劇演出市場的局面,流行一時的福州戲與京戲、方興未艾的歌仔戲,還有萌芽不久的臺灣新劇等。永樂座是當時台灣文化革新、改革運動的成立所在,蔣渭水、林獻堂等人常在永樂座聚會。李臨秋在此創作出許多歌謠,如望春風、四季紅等。1931年蔣渭水過世,在永樂座舉行「大眾葬」,當時萬人空巷為蔣渭水送行。1945年「永樂座」改為「永樂戲院」。1948到1953年,顧正秋的「顧劇團」在「永樂戲院」長期演出京劇,為京劇打出在台灣發展的基礎。1960年「永樂戲院」在舞台表演沒落下停業。

三、文藝場所

1. 山水亭

1939 年開幕的「山水亭」是臺菜館。老闆王井泉喜好文藝,對於扶助文人也不遺餘力,吸引許多文青的光臨,有的人甚至一坐就是一整天,跟同好暢談文藝。當時山水亭的常客從作家、畫家到音樂家、學者應有盡有,如呂赫若、張文環、巫永福等人,同時也吸引了部分不滿「日本至上」的日本文人,如考古學者金關丈夫、臺北帝大文學部長矢野峰人等人光臨。

2. 波麗露

1936 年開幕。波麗路西餐廳的出現,可說是近代都會消費文化的象徵,從裝潢、菜色和娛樂享受,都可以聞到濃濃的西洋味。

波麗路開張時,也擁有號稱臺灣最好的音響設備,飄蕩在餐廳中的悠揚樂音,吸引許多文化人士聚集。老闆經常充當畫家的經理人或贊助者,使得「波麗路」在當時臺灣美術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
波麗路作為日治時期台北最時髦的餐廳,自然吸引了許多自認為時髦的年輕男女。在燈光美、氣氛佳的粉色泡泡中,羞澀的年輕男女低頭相對,偶而抬頭偷看對方一眼,一旁的媒人、家長盡說些五四三要牽成姻緣。在那個交往困難的時代,波麗路見證了許多男男女女的幸福呢!

ST.jpg

2. 李臨秋(1909-1979年):

1909 年生於雙連,作詞家,在大稻埕公園有一座他在專注創作

的銅像,這位故居於西寧北路86巷的大稻埕音樂人,是二百多首

知名歌曲如〈補破網〉、〈一個紅蛋〉、〈四季紅〉等,以及被

譽為台灣最受歡迎台語老歌 「望春風」的作詞者,他的作品以

「三分雅、七分俗」為主體,既表達台語美感,又兼顧一般大眾

的接受程度。

3. 蔣渭水(1891-1931):

蔣渭水在大稻埕成立臺灣文化協會、組臺灣民眾黨,發行臺灣民眾報。是台灣人意識覺醒和文化重建的開始,也是台灣史上智識份子第一次大團結的時代,那時他們不分政治上的派別,台灣文化協會成立時已經有1032人參加,成立後,台灣文化協會會員為提升台灣人的文化水準,治癒蔣渭水所謂:台灣人患了智識營養不良症,有計劃地到台灣各地,舉辦演講會、文化劇、通俗講習會、創刊雜誌等。

4. 李春生(1838~1924年):

泉州人。隨父入基督教,並從傳教士學習外文。不久怡記洋行在廈門開業,延攬李為行員。後太平軍攻打漳州,商業停頓,李受推薦至淡水寶順洋行擔任買辦,並任和記洋行經理。李經營茶業出口有成,久之成為與板橋林家並稱的富戶。1887年臺灣建省,巡撫劉銘傳勸請李與林維源於大稻埕築千秋街與建昌街,鼓勵外商投資。

5. 辜顯榮(1866~1937年):

彰化縣人。1895年乙未戰爭時臺灣民主國棄守臺北,辜自請前往基隆迎接近衛師團,師團得以和平進入臺北城。1896年辜於鹿港開設大和商行,販售樟腦與食鹽,同年敘勳六等。1897年獲頒授紳章。1900年辜任官鹽賣捌組合長,繼而創立大和製鹽株式會社,於鹿港海濱開闢鹽場。1914年辜同林獻堂創立臺灣公立臺中中學校(今臺中一中)。

四、知名文人

1. 郭雪湖(1908-2012年):

台灣水墨/膠彩畫家,1908年生於大稻埕,為台灣膠彩畫先鋒。

南街殷賑圖描繪迪化街商店林立,人潮來往的熱鬧景象,廟會人物生動活潑,以具鄉土特色的黃土、紅、藍、綠等色系為色調。配上招牌與市井人物,饒有鄉土民俗風味。畫中呈現臺北大稻埕南街(約南京西路與民生西路間)中元普渡時的繁華景象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