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地理

一、地理範圍

    大稻埕今日範圍,指民權西路以南、忠孝西路以北、重慶北路以西、西臨淡水河。西臨淡水河則有舟楫之便,大稻埕興盛的命脈—船舶—可自此直接出海,駛至唐山互市,甚至可遠達歐美。迪化街的位置既靠近淡水河的碼頭,方便貨品起卸運輸,又保有恰當距離,避免河水暴漲時的災害。

 

  1. 碼頭區:早期貨物都依賴水運,在這裡起卸運輸。

  2. 洋行集中區:外商洋行和領事館沿著碼頭興建,雖然佔有地利,但易受水患。

  3. 貴德街:茶行集中區,房屋高出地面數階,以防水患。

  4. 西寧北路:原是一條小運河,可以行小船。

  5. 迪化街:歷史最早、位置適中的繁榮商街,貨品從後門送入,在前門店面出售。

二、發展史

    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的居地。大稻埕之名,據傳有一曬稻之大埕而得名。1851年(咸豐元年),福建人林藍田走避海盜,來到大稻埕,在中街(今迪化街前身)興建了三間閩南式店舖,從事稻米農具的買賣,店號林益順,是大稻埕街道之始。之後續有同安人從艋舺和新莊湧入,商人在此從事茶葉、藥材、布匹等買賣,街道因而成形,當時以南街、中街、北街稱之。

    1860年,淡水正式開港通商,而實際通商的港口向內延伸到艋舺與大稻埕。居於艋舺的移民排外性太強,造成外來漢人移至大稻埕,以及河道淤積的影響下,人群與商物迅速往大稻埕地區聚集。而外國商人也紛紛在大稻埕立洋行。大稻埕成為「干、茶、布、藥」的集散地。

     1895年台灣割讓日本,此區數度改正後更名為永樂町,涵蓋貫通之南街、中街與中北街之主街也易名為「永樂町通」;因大稻埕商埠較台南府城、鹿港等更近日本而獲得較多發展。

    1945年二戰結束,聚合南北貨、布市、茶行與藥商大批發的永樂町通,已發展為全台商業最興盛地區。1947年國民政府將街名改為迪化街,不過對於戰前原有的幾條街,現今當地民眾慣常把民生西路以北的迪化街稱北街,以南稱南街。

    1950~1970年新光集團、遠東紡織及蕭家兄弟等所謂「台南幫」、「新竹幫」等第一代商場鉅子,都在迪化街發跡。雖然紡織業漸沒落,但據統計,2005年迪化街商圈仍有100多家的紡織公司、300餘家布行、200多家中藥材鋪。遺憾的是迪化街由於路短巷窄,腹地有限,近3、40年來移出的企業總部不少,1980年代更引發廢存爭議,1996年始決定保存此台北最古老街道及維持傳統的批發商圈功能。

    過去無論是病痛或補身,首選就是拿著藥帖到迪化街去敆藥(抓藥),要訂做西服或洋裝,就到迪化街剪布找師傅,陰陽界有事, 即到霞海城隍廟向神明申冤或祈請庇護;最熱鬧的則是年節時赴迪化街採購年貨。然自兩岸開放交流,台商大幅西進後,台灣經濟逐漸衰微,集紡織界與地下經濟命脈的迪化街沒落。近年台灣時興文創產業,迪化街意外成了部分年輕文創業者進駐的寶地。

243.png

Heading 1

bottom of page